2023年,基因组学革命“狂飙”到了哪一步?

来源:国内热点网  发布时间:2023-04-25 

  2023年4月25日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将生物学研究带入分子时代。携带着生命遗传信息的DNA,以如是美妙的姿态,于纳米级的空间内,传递着生物世界变化万端、生生不息的奥秘。

  对生命科学史而言,2023年还别具意义——80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发表《生命是什么》演讲,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投身生命科学;20年前,美、英、日、法、德、中6国科学家历经多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也“绘制”出生命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80年、70年、20年过去,如今,基因组学革命“狂飙”到了哪一步?中国相关领域在世界格局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解码生命”的意义何在,又会带来哪些产业风口?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就诸多热点话题,与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展开对话。

国内资讯网

  “生命的奥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但我们摸索到一条路了”

  如果没有遗传研究的发展和成熟的基因分析技术,人类不会想到,大象和鼹鼠是一家,鲸和河马是近亲,兔子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兔子与老鼠的要密切得多,而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只有1.6%。

  生命,在这颗星球的天空、海洋、沙漠、森林处处绽放,而人类对其奥秘的认识,尚如一个孩童刚刚睁开看世界的眼眸。

  记者: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这些标志性事件有着怎样的意义?

  贺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事件对人类和科学界的影响和价值可以说是划时代的。

  以70年前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为例,它实质性地启动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去“解码生命”。自此,人们清楚了解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途径。在以后的70年里,以分子遗传学为首的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清晰阐明,并且大大推动了DNA重组技术,开拓了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大约20年前,我拿到人类基因组草图时真的很高兴,因为这是历史性进步,它揭开了人类很多奥秘,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共同财富。

  同时,在草图面前,我也更加明白我们对生物的理解是多么肤浅,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新的起点上,看到前方有更辽阔的世界、更多的岔路口,生命的奥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但我们摸索到一条路了。

  尹烨(华大集团CEO):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工程。这三大科学工程促进了物理和生命科学发展的范式转变,即从原来的以个人兴趣和假说为导向的小科学运作模式,转向了以大数据和平台为导向的大科学工程模式。

宁波文体网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第一次得到了自身全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完整讯息,使得大量的基因研究有了“导航仪”。

  “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从20年前的30多亿美元,降到今天的100美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1985年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开始时由美、英、法、德、日5个发达国家参与。1997年11月,出席中国遗传学会青年遗传学工作者讨论会的汪建、于军、顾军、贺福初、贺林、曾益新、顾东风、杨焕明等中青年遗传学家们,齐聚湖南张家界,在数天的会议中坚定了一颗雄心:争取拿到1%的测序任务,赶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末班车。

  张家界的三千奇峰泰然屹立,八百秀水如常流淌,但其间酝酿的这个梦想和之后的各方努力,促成中国成为这一关乎人类的宏伟计划里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6国科学家共同努力完成壮举,并构建出“共有、共为、共享”的人类基因组精神,为后续基因科学的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石。

  而张家界的奇峰秀水,本身就是生物基因的宝库,中国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1%”项目的推动下,国内对家禽、家畜、农作物和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资源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快箭上弦、万箭齐发。

  记者:DNA里蕴藏着怎样的秘密?时至今日,中国基因组学的研究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贺林:DNA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亲代与子代间保持遗传的连续性;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发育;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它是解码生命的开始。

  与20年前相比,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与世界同行竞争的能力增强不少。但这是一个你追我赶的领域,任何“领先”都是没有绝对保障的。另外,基因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大的贡献在于推动核酸测序能力的“超摩尔定律”增长,进而催生了基因组学驱动的生物医学研究范式变革。时至今日,基因组学已迈入“成熟期”。

  其他生命组学方面,蛋白质组学仍有“成长的烦恼”,代谢组学“方兴未艾”。因此,我们虽已进入基因组时代,但仍呼唤多组学或生命组学时代的到来。

  徐讯(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从20年前的30多亿美元,降到今天的100美元,成本下降了7个数量级;而时间上,从数年到一天完成,技术的发展让基因组测序越来越容易。

  在世界范围看待中国近20年在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从参与到同步。在部分领域,我国已实现自主可控,比如测序仪,并且我国测序仪在通量、精度、性价比上全球领先,获得了全球认可。但单分子长片段测序仪等还需要进一步追赶。

  同时也需看到,目前,我国用于蛋白质组检测的高端质谱、用于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冷冻电镜、大多数生命科学的关键试剂盒尚需依赖进口。我们亟待进一步打好生命科学的“地基”,推动高端科研设备、源头核心工具进一步自主可控,推动国产设备不断迭代,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基因组学行业三大风口

  业界形成共识,基因组学行业有三大风口:精准医学、未来农业、生物制造。

  按目前的医学技术,我们能检测出7000多种基因病变,但能诊断的不足300种,精准医学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改良土壤里微生物的基因,沙漠里也有望长出水稻;生物制造在医学、药物、农业、材料、环境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一系列基因组学计划的实施,以及蛋白质组、转录组等的发展,给医学、农业、能源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贺福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后续基因组研究成功催生了“精准医学”概念,开启了个性化医疗的临床实践。但仅凭基因组学难以真正普及“精准医学”,针对此难题,中国科学家另辟蹊径,发展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

  例如,我所在的实验室通过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样本蛋白质组的大数据分析,可将同一病理分型的肿瘤进一步分为三个分子亚型,且亚型的分类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正在进行后续转化研究,以期让更多肝细胞肝癌患者受益。

  徐讯:精准医学本质上是通过以基因组为核心的多组学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疾病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国际时事网

  在未来农业方面,通过基因组进行定制化精准育种,可适应不同种植环境、农业不同产品的需求。

  在生物制造方面,通过合成生物学等基因组读写技术,可以生物发酵等方式实现材料、关键药物成分、能源等生产制造。

  吴丽文(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医生):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感到基因组学发展非常快,很多现在能诊断的疑难病,放在十几年前,就诊断不出来,甚至会误诊。

  我接诊过一个8岁的女孩,运动发育落后,走路、跑步、爬楼功能都很弱,后来发展到要靠人背着去上学。她早上起床后或午后状况要好一些,呈现出波动性,我们考虑她属于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而不是重症肌无力疾病,于是有针对性地给她做了基因检查。结果查出就是基因突变带来的波动性肌无力,而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对这种病症已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案,她现在能走能跑能跳,已经过上正常生活。 萧县新闻网

  近些年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也与仪器机械、材料科学的整体进步分不开。基础科研的脚步要走在临床科研之前,临床实践再反哺技术迭代。精准医学只要有一个点突破了,就能解决很多家庭天大的难题。

  尹烨:据测算,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投入产出比是巨大的,38亿美元投入带来了数千亿美元的回报。并且该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理、化学、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协同发展,并在精准医学、公共卫生、现代农业、能源环保以及生物多样性领域带来全面突破。

  医学上,最具标志性的应用当属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通过孕妇的外周血即可检出胎儿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从而避免了包括唐氏综合征在内的大量出生缺陷的发生,让无数家庭告别“基因悲剧”。

  农业上,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完成后,大量重要作物的基因组开始不断解密。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水稻。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奠定了在亚洲基因组学的地位。2018年,经中国科研团队积极争取,《自然》杂志同意水稻的两大栽培系命名不应为“japanica”和“indica”,而改为“geng(粳)”“xian(籼)”。 (记者王若辰、张格)

编辑: 朱晓桐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三审 突出雪山冰川冻土等保护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高敬)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三次审议稿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根据各方建议,草案三审稿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更多

2023-04-25

宇宙级浪漫!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巧思

今年4月24日 是第八个 中国航天日 制图:王云苗 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 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 联合发布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国家航天更多

2023-04-25

视频|走进宜万铁路 感受别样之美

2023年“发现最美铁路·高峡宜万山水连”网络宣传活动将于4月25日正式启动。采访团将沿着高山峡谷中的铁道线,发现宜万铁路沿线人民的生活蝶变,感受车窗外美轮美奂的山水自然,捕捉铁更多

2023-04-25

董丽娜,我们都听到你的声音了!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在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 “我们读书吧”特别节目中 中国传媒大学首位盲人研究生 董丽娜带来朗诵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打动了无数网友 1984年 董丽娜出生在辽宁大更多

2023-04-25

特色稻米促产业链延伸(经济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天津市津南更多

2023-04-25

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更多

2023-04-25

“深蓝1号” 让大西洋鲑在黄海安家

水下摄像机拍摄的“深蓝1号”网箱中的大西洋鲑鱼群。(山东海洋集团供图) 养殖工船停靠在“深蓝1号”网箱旁进行收鱼作业。张孝鹏摄(人民视觉) 大西洋鲑被吸鱼泵吸入养殖工船后,工更多

2023-04-25

加强政策支持 保护知识产权

国新办4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运用效益更加凸显,服务能力持更多

2023-04-25

重要航天成果发布 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合肥举办

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公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联合研究科学成果,中国向法国、俄罗斯赠送月球样品……4月24日,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更多

2023-04-25

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圆满成功

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考台试车现场。(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供图)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4月24日,“中国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所属亚洲最大推力700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更多

2023-04-25

2023年“三支一扶”计划选派3.4万名高校毕业生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姜琳、魏弘毅)人社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孙晓丽24日表示,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2023年“三支一扶”计划,选派3.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计更多

2023-04-25

万象更新人潮涌——各地文旅市场回暖复苏调查

资料照片 在各方努力下,今年云南旅游业强劲复苏,实现“开门红”。统计显示,1月至3月云南全省共接待游客2.8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74.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超过60%和70%。 春暖花开的季更多

2023-04-24
友情链接: 深圳公司法律师 成都交通律师 武汉合同律师 重庆刑事律师网 杭州离婚律师网 苏州离婚律师网 南京刑事律师网 上海离婚律师网 上海刑事律师网 广州离婚律师网 杭州刑事律师网 苏州刑事律师网 广州交通律师 重庆交通律师 武汉交通律师 深圳合同律师 苏州合同律师 南京公司法律师 上海公司法律师 广州公司法律师 重庆公司法律师 杭州知识产权律师 深圳知识产权律师 广州知识产权律师 杭州劳动纠纷律师 深圳劳动纠纷律师 广州劳动纠纷律师 武汉劳动纠纷律师 西安劳动纠纷律师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