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一号文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来源:国内热点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那么,今年我国“三农”工作怎么干?如何守好“三农”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有哪些重要举措?中央一号文件对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部署。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义重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立足当前,部署乡村振兴年度性工作任务,强调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那么,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我们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头等大事就是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所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用了很多篇幅来部署做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做好今年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以国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尤为重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今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是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较真碰硬,开展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就要强优势、补短板,这项工作如何进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给出了答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稻谷和小麦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品质,就是要提高优质稻谷、优质小麦的比重。比如缺大豆是我们的一个短板,那么要扩大大豆的量,地就那么多,我们要想办法在面积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提高大豆的产量。

  在重庆潼南区双江镇,种植大户肖济斌正忙着整地。今年,他流转的200多亩土地要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也就是在同一块地里,不仅种玉米,还要种大豆,一地两种,区里的农业技术人员特地过来指导。 中新评论网

  肖济斌忙弄着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如今在很多农村也正在推行。去年,是我国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通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豆轮作等,我国大豆自给率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部署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因为我们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所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就是让我们促进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各种要素,甚至各种政策工具,向这个平台来集中,最终形成一种合力,使我们的粮食产量在13000亿斤这样一个平台上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让粮食产量稳中求进,就要在耕地上下功夫。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而粮食安全当下和今后一个长时期重中之重是提单产、保总量,所以中央一号文件就要求特别重视单位农产品的产出水平要不断提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 山西法制网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陇村,张德润承包的200亩地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推掉了小田埂,改造后的田块又大又平整,还新修了机耕路和水渠,老张说,对于这块田今年的收成,心里更踏实了。去年夏天,马鞍山市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老张承包的另一块地正是因为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让他躲过了一劫。2022年,老张家的水稻不仅没有因为干旱天气减产,还取得了丰产和增收。

  据了解,到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九江资讯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文件强调了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重点领域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尽快取得新的突破。

  对于如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等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进行了部署。

  从种子到耕地、从强优势到补短板、从明确责任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农业强国目标,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为了调动种粮积极性,今年,种粮农民还将收获政策“大礼包”。

广州评论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的实招,让种粮农民有钱赚、得实惠,让主产区不吃亏、多打粮。

  乡村要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支撑。广州增城迟菜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这片种植基地里,十几位农户正在田里采摘,经过摘叶、打包、装车,最快6个小时后,新鲜的迟菜心就会出现在周边城市的各大商超和餐厅里。

  甘肃陇南是油橄榄生长的“黄金地带”,为了助力土特产发展升级,当地推动农户与油橄榄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在企业里,油橄榄经过精深加工,摇身一变成为金色的初榨橄榄油,“土特产”品牌价值和产业链价值进一步提升。 南京秦淮区新闻网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怎么样把土特产做大,一方面是提供给城乡居民更加丰富多彩的食物选择;另一个方面,在土特产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个方面,如果把土特产链条延伸,成为一种产业集群的话,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因素,所以土特产是富县、富民、富区域的必然选择。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关键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并强调要做好“土特产”文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着重进行了部署。 平潭新闻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以乡土特色为依托,形成独特品牌价值;以产业融合为方向,丰富乡村多种业态;以促农增收为宗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从打造硬件和提升软件两方面入手,围绕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就需要真抓实干。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乡村振兴要特别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帮助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强化系统观念,统筹解决好工作中的两难、多难问题,防止单打一、按下葫芦起了瓢。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当下,立春已过,放眼广袤田野,春管、春耕备耕正在进行。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我们才能为农业强国建设夯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编辑: 郑伟玲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商务部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2015年更多

2023-02-15

外商投资意愿持续高涨(消费视窗·身边市场看信心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国际经贸交流更多

2023-02-15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约520万台(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制图:蔡华伟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继续高速增长,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约520万台。更多

2023-02-15

以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今日谈)

4分钟,拿到营业执照;36分钟,5000万元注册资金到账。近日,在河北正定县招商大会现场,与会人员亲眼见证了一家企业“签约即落地”全过程。企业开办时间从7个工作日压减到36分钟,这样更多

2023-02-15

乡村振兴|科技、绿色、品牌多点发力 产粮大省黑龙江激发农业新活力

春光美好,万物复苏,产粮大省黑龙江各地呈现一幅“人勤春来早”的火热备耕图景。近年来,这个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更多

2023-02-15

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介绍发力方向

2月14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国际粮价剧烈波动,还有农资价格更多

2023-02-15

带你了解中国空间站舱内设计细节

2月10日0时16分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 第一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 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我们所看到的空间站画面中 (文中视频含神十四乘组画面) 藏着很更多

2023-02-15

新华全媒+丨赶订单、提产能 “智造”助力装备制造业按下生产“加速键”

新春伊始,哈电集团有序推进生产进度,加强产品智能制造能力,赶订单、提产能,按下生产“加速键”,冲刺首季“开门红”。 ↑2月13日,工作人员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更多

2023-02-15

新华全媒+|“农民工地图”让外出务工不迷路

每年元宵节后,是不少农民工为找工作发愁的时节。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退捕渔民涂继闯,往年也是其中一员。涂继闯祖上三代都是捕鱼人,“洗脚上岸”以来,虽懂点水电维修,但因年更多

2023-02-15

“中国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2月13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自启用以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不断增加。更多

2023-02-15

强信心·开新局|春耕春管忙 下好农业生产“先手棋”

眼下,全国春耕备耕正从南到北陆续展开。 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 抓好春耕春管,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至关重要。 编辑:&更多

2023-02-15

新华全媒+|“中国市场就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浙江外资聚集地一线走访观察

“我们刚刚启用了第4个厂房,正准备租下第5个!”这几天,康迈尔机电(嘉兴)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马蒂亚·卢里的电话响个不停,这家意大利企业即将引入新的智能化生产线。 康迈尔机电更多

2023-02-15